投影布幕認知
我們來談談4K跟布幕之間的關係。4K最明顯的進步就是解析度,這解析度細到什麼程度,我們做一下簡單的估算,一般來說100"的16:9的布幕寬度是2201mm, 而水平的點數3840點/2201mm=1.74點/mm,就是1mm裏面大概會有兩個點成像,這時大家可以看一下編織幕或是編織式透聲幕的紋理,大部份是比1mm大些, 也就是布幕的紋理大約是1mm高然後1mm或0.5mm低類似這樣,所謂好的編織布幕會再細些。
這些在低解析時代的問題也許不會很明顯,因為一個大像素會投影到幾個起伏,
我們肉眼會自動把這幾個微觀的成像視做一個點,這時雖然有畫質的損失,但不會那麼明顯。而到了2K就不一樣了,更不用說是4K,有幾個像素投影在高處,有些投影在低處,散射角度跟成像品質就不同,這時因為解析度高,肉眼不會把它們視做同一個點,就會看到畫質劣化的現象,輕則畫面變髒,影像通透感變差,重則產生莫耳紋。
我們可以檢視一般所謂日本名牌用的編織幕布,紋理雖然比一般編織幕細,實際對應4K還是不夠,如果先前選購了這些廠家的布幕,在2K時代或許勉強能接受,但未來又得因應4K解析度再次升級,不但是被剝了兩層皮,更牽涉到二度施工的麻煩與不便!
但是如果使用Grandview電動張力幕或固定框幕就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,因為Grandview採用的高級布幕材料,幾乎看不到紋理,可以讓4K投影機完美成像。
灰幕:
早期投影機的對比度都不高,
灰幕可以有效的提升投影機的對比度,讓暗部可以更深沉,
現在的投影機對比度比起以前的投影機有非常大的進步,
對比度不再需要灰幕的幫助,該回頭追求色彩的鮮艷度
珠光:
各家廠商對於這樣的布幕材質名稱都不太一樣,
這類型的布幕主要需求是投影畫面的亮度,重點是要
觀賞者看的清楚,不是追求畫面的細緻度與色彩討喜度
一般來說,這類布幕顆粒會比較明顯一點,訴求很單純是畫面的亮度
蓆白:
蓆白幕是目前最推薦的布幕材質,
蓆白幕跟灰幕的特性相反,對比度的問題可以安心交給投影機,
蓆白幕比較單純,色彩比較正確沒有什麼奇怪的癖性,就我的觀念是搭配投影機最好的選擇,影響的變素比較少
高增益:
高增益布幕不是什麼特別的新玩意,當時3D投影機因為戴上眼鏡後亮度衰減的問題,高增益布幕又重新受到關注,高增益布幕不像珠光幕表面的顆粒那麼多影響畫面精細度,能有效投升投影畫面的亮度
這麼看起來,高增益布幕好像沒什麼缺點
需要注意的是,高增益布幕在重現2D畫面不需戴3D眼鏡時會不會過亮
倘若不嫌2D畫面過亮,這個問題就不大
剩下器材的架設位置與觀賞人數要考量一下
高增益布幕的可視角度問題,使用者觀賞的角度,投影機投影畫面的角度都會影響到高增益布幕的亮度,衰減之後的亮度與一般蓆白幕的亮度其實相去不遠
整理下來,
灰幕與珠光就可以跳過了
建議的首選還是蓆白幕,
高增益布幕在選用前最好依環境與場地多多與專業店家進行討論
看看高增益能不能在自家空間有效的發揮它原來的功用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